堪比赛道级别的压弯神器——艾瑞森RS07/RS08轮胎测评
轮胎作为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唯一接触地面的物体,它保障着我们骑行的每一个环节,因此安装一套靠得住的轮胎是我们发挥车辆性能的最基本要求。由于成本限制,大部分车辆出厂配置的轮胎可以满足日常低强度的使用,而对于追求性能的摩友来讲,原厂胎或多或少会存在不足,更换符合自己需求的轮胎成为了大家必然的选择。
那么在更换轮胎时就有不少人会陷入纠结,性能突出的大品牌轮胎价格过于高昂,价格低廉的轮胎又不一定能满足极限驾驶的需求,这时候就有摩友会问了,有没有一款国产轮胎,不仅价格合适,性能也能满足大伙的需求呢?
目前国产轮胎品牌已经推出了几款极具性价比的轮胎,针对街道、赛道两种不同场景,都有各自的优势所在。那么本次小编拿到了艾瑞森推出的一款竞技运动型轮胎RS07/RS08,它的性能表现如何呢?
本次小编将这套艾瑞森竞技运动型轮胎RS07/RS08安装在无极新发售的四缸跑车RR660S上进行体验,主要场景以山路为主,环境气温11℃。冬季的山城已经进入湿冷的状态,即便是常规的半热熔轮胎跑山,其性能也会削弱不少,不过这套胎只通过简单的几次加速刹车暖胎就热了起来,升温表现还是挺出乎意料。
所谓竞技运动型轮胎,实际是以开放的铺装路面为使用场景,追求极限操作为目的而开发,因此需要具备充足的抓地力和支撑性,艾瑞森这套轮胎在设计上参考赛道标准,相比日常通路轮胎,轮胎轮廓弧度更大,保证两侧胎肩拥有更多的使用面积,这让驾驶员可以获得更大的倾角。
正如前面所言,小编在公路按照通路轮胎的驾驶倾角过弯时,这套RS07/RS08的两侧胎肩还有大约两指宽的胎面未使用,这意味着小编可以采用比通路轮胎低得多的倾角过弯,自然具备更高的过弯速度,达到更快的目的。
当我们以极低的倾角过弯时,轮胎两侧抓地力将以倍增的方式衰减,因此需要轮胎两侧提供可靠且稳定的抓地力。而日常通路轮胎为了满足雨天场景,会在两侧胎肩制作出较明显的排水纹,有的品牌还会在两侧制作很深的品牌LOGO。这导致极限倾角时,轮胎与地面接触并不顺畅,非常影响驾驶安全,小编几乎不用这类轮胎做极限驾驶。
为此,艾瑞森这套竞技运动型轮胎RS07/RS08并没有像常规通路轮胎在胎肩做出排水纹和凹印,而是采用了100%光滑胎面,类似赛道光头胎的表面,在极限的倾角下保证轮胎两侧和地面始终保持相同的接触面积,从而提供稳定的抓地力保障过弯的安全,小编在使用时从未感觉到轮胎滑动的情况。
除此外,轮胎材料也会影响抓地力,全热熔轮胎的粘性强,抓地力更好,公路赛事都会采用全热熔轮胎。半热熔轮胎虽然抓地力率逊一筹,但是其具备更好的舒适性和耐磨性,市售性能车大多配置半热熔轮胎。至于普通轮胎的特点则是结实耐用成本低,在性能方面自然没有太多考量。
这套竞技运动型轮胎RS07/RS08采用的是3RCT三复合胎面,两侧胎肩采用全热熔材料以提供大倾角高抓地力,中间采用半热熔材料,兼具性能的同时弥补全热熔不耐磨的缺点,提高轮胎的经济性。当轮胎达到工作温度过弯时小编能明显感觉轮胎是牢牢黏住地面的,即便是大油门也没有明显滑动的感觉。
不过艾瑞森竞技运动型轮胎RS07/RS08毕竟是用在开放道路,路况的随机性还是需要考虑在内,这套轮胎采用了5%的超低海陆比,采用可以快速划开水膜的“唐刀”花纹设计,满足基础的湿滑路面抓地力。当然这方面小编的实际体验看来,RS07/RS08还是以干地为主,临时应对出现的积水没太大问题,雨天还是存在不足。
总的来看,这次体验小编对艾瑞森竞技运动型轮胎RS07/RS08进行了山路体验,相比RR660S原厂配置的半热熔轮胎来讲,其抓地力和稳定性都有不错的提升,大面积光滑胎面让小编在湿冷的山路上也能专注过弯。轮胎升温速度也非常的快,不用太多繁琐的准备工作,简单的刹车暖胎就能进入工作状态。
对小编而言,这套轮胎在性能上已经触及赛道级别,而且价格远低于国际品牌,不光山路,即便是用于基础的赛道练习或者金卡纳,它也能发挥出令人满意的性能,目前这款轮胎已经正在开发不同尺寸以适配车型,各位观众敬请期待吧。
相关推荐